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清董邦达灞桥觅句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清董邦达灞桥觅句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112.5x56.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董邦达
本幅
臣董邦达恭画
楷书
臣董邦达恭画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乾隆甲子畅月御题
行书
乾隆甲子畅月御题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重华宫监藏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乐善堂图书记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冬景(雪景)
次要主题
建筑
桥
次要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童仆2人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士人1位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走兽
骡.驴
驴
其他主题
花草
梅(白.红.蜡梅)
白梅
其他主题
其他
扁担
其他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清董邦达灞桥觅句 轴
英译名
Seeking Poetic Inspiration on the Pa River Bridge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下册,页81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0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二册,页53-54
内容简介(中文)
董邦达(西元一六九九至一七六九年),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朝进士,乾隆时襄编石渠宝笈诸书,仕至礼部尚书。画山水由董其昌入手,得元人笔墨精神,而以清丽取胜。 一人骑驴过桥,状至悠闲。二童後随,一人肩担,一人手持梅枝,依题意,是写唐人灞桥诗思的典故。按「全唐诗话」记载:相国郑綮善诗,有人问他:「相国近为新诗否?」他回答说:「诗思在濡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以得之?」
内容简介(中文)
「灞桥」横跨渭水支流灞水上,为进入古长安的交通要道。「灞桥觅句」典故出自《全唐诗话》:唐代相国郑綮善於作诗,当被问及近日有否新诗时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显示苦心追求诗作灵感。 董邦达(西元一六九九年—一七六九年)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曾参加《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监》编纂工作。画山水善用枯笔鈎勒,皴擦多逸致。(20091016)
内容简介(英文)
In the past, the Ba Bridge was a major route into Chang’an crossing the Ba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Wei River. The title here comes from Tales from Complete Tang Poetry: Prime Minister Zheng Qing of
内容简介(英文)
Tung Pang-ta (1699-1769)(style name Fu-ts’un, sobriquet Tung-shan) was a native of Fu-yang, Chekiang.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en-lung (1736-1796), Tung assist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such book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