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笔意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笔意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清圣祖康熙四十六年(1707)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85.2x44.7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王原祁
本幅
大痴画。由淡入浓。以意运气。以气会神。虽粗服乱头。益见其妩媚也。作者於行间墨里。得几希之妙。若以迹象求之。便大相迳庭矣。丁亥(西元一七0七年)初秋新凉。写於双藤书屋。麓台祁。
草书
大痴画。由淡入浓。以意运气。以气会神。虽粗服乱头。益见其妩媚也。作者於行间墨里。得几希之妙。若以迹象求之。便大相迳庭矣。丁亥(西元一七0七年)初秋新凉。写於双藤书屋。麓台祁。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御书房监藏宝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湍泉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其他主题
树木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笔意 轴
英译名
In Imitation of the Style of Huang Kung-wang
英译名
Imitating Huang Gongwang’s Brush Idea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16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97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册,页311-312
参考书目
1.江兆申,〈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笔意〉,收入胡赛兰编,《清王原祁画山水画轴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7年初版),页123。 2.陈昱全,〈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笔意〉,收入何传馨主编,《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五月初版一刷),页351-354。
内容简介(中文)
王原祁,江苏太仓人,(西元一六四二至一七一五)时敏之孙。字茂京,号麓台。康熙庚戌进士,历官少司农。画由家学,远迈时伦,为清四大家之一。 画树画山,皆草草若不经意,而笔墨精练,实从锤链中出也。此帧用意极得子九(黄公望)心法,觉与富春山居图卷有相契处。惟侧笔特多,不免思翁(董其昌)之影响耳,六十六岁作。
内容简介(中文)
本幅近景描绘水平向右突出的水岸,有高大的树丛将近景连贯至後方主山,山体层层堆叠、延伸扭转,合於王原祁画论讲究的「气势」。用笔精要简约,以乾笔勾画树石山体後再作皴擦,较少晕染。题识:「大痴画,由淡入浓,以意运气,以气会神,虽粗服乱头,益见其妩媚也。作者於行间墨?,得几希之妙,若以迹象求之。便大相迳庭矣。」此轴作於1707年,构图及物象布排与另一幅同年钜作〈仿黄公望秋山图〉近似,或出於同稿。(2011
内容简介(英文)
The foreground of this painting depicts a bank stretching out to the right into the water with large trees connecting the foreground to the main mountain in the background. The hills are piled in laye
内容简介(英文)
Wang Yűan-ch’i was a native of T’ai-ts’ang, Kiangsu. He was a grandson of the noted artist and collector Wang Shih-min (1592-1680), and is included among the Four Great Masters of the Ch’ing Dyna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