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吴伟画刘海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吴伟画刘海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49.2x51.2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吴伟
本幅
小僊
行楷书
小僊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刘海戏蟾
主要主题
佛道人物
神、仙
刘海
主要主题
水中动植物
青蛙.蟾蜍
蟾蜍
次要主题
树木
松
次要主题
山水
云
其他主题
山水
瀑布
其他主题
花草
藤萝
其他主题
树木
竹
其他主题
树木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吴伟画刘海蟾 轴
英译名
The immortal Liu Hai-ch'an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76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页331-332
内容简介(中文)
此幅画老松下,仙人刘海蟾弯首斜身坐於岩上,目视画幅右下三足蟾蜍,蟾蜍作睁眼凝视貌,似有举势待发之状,动静之际,四目交集,甚为生动。 幅上「小僊」二字,乃明代画家吴伟(一四五九—一五O八年)之称号,然疑为後加之款。此画树木、座石、岩崖、瀑布等写法皆异於吴伟泼墨粗放之风貌,而人物描写虽佳,亦不类其一贯风格,完成时代约在明末。
内容简介(中文)
刘海蟾本名刘操,五代宋初人,道号海蟾子,弃官学道成仙。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为「刘海蟾」三字演绎。一说仙人刘海收伏千年金蟾,金蟾能吐金钱,周济穷人。另说刘海父为官甚贪,死後被化作三足蟾投入秽海,刘海得道後以一串金钱钓出。 幅上「小僊」为明代吴伟(西元一四五九—一五O八年)称号,然疑後加。完成时代约在明末。(20091016)
内容简介(英文)
Liu Haichan (Daoist name Haichanzi) lived in the 10th c. He gave up officialdom to study Daoism and became an immortal. The story of “Liu Hai and a Golden Toad” (Liu Hai xi jinchan), popular since th
内容简介(英文)
The immortal Liu Hai-ch'an appears here under an old pine and leans forward on a rock. In the lower corner is the three-legged toad with which he is often associated. The toad has a vivid look as if i
研究性论着
此幅画老松下,仙人刘海蟾弯首斜身坐於岩上,目视画幅右下三足蟾蜍,蟾蜍作睁眼凝视貌,似有举势待发之状,动静之际,四目交集,甚为生动。原签题为「明吴伟画刘海蟾」。考刘海蟾本名刘操,乃五代宋初道士,後得道成仙。道教全真道将之奉为〝北五祖〞之一。【注1】元代,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时又加封为帝君。燕山(今属北京巿)人,字元英,号海蟾子。宋元以来,民间流传〝刘海戏金蟾〞故事,【注2】明清之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