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文徵明赤壁图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文徵明赤壁图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青绿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31.4x675.9
隔水一
13.5
隔水二
13.4
隔水三
16
拖尾
31.4x413.7
隔水四
14.3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拖尾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祝允明
拖尾
丙戌(西元一五二六年)冬仲续写此于平观堂。枝山子。
草书
丙戌(西元一五二六年)冬仲续写此于平观堂。枝山子。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徵仲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养心殿监藏宝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乐琴书以消忧
收传印记
友古轩(重二,一半印)
收传印记
东平
收传印记
櫰庭清玩
收传印记
岭南使者昌侯王氏鉴赏图书
收传印记
浙西使者王永祚字昌侯私印
收传印记
西曹林田琦字省斋号□公校藏书画之印
收传印记
青年豸绣风流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其他主题
器用
耕织渔猎
渔(渔网)
其他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棹、椅、竹帘
其他主题
树木
杨柳
主要主题
山水
名胜
赤壁
其他主题
翎毛
雁
其他主题
人物
仕女
其他主题
建筑
庭院
其他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书画
其他主题
船
帆船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器用
饮食器
壶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翎毛
鹤
其他主题
器用
烛台.蜡烛
其他主题
花草
菊
其他主题
水中动植物
鱼
其他主题
建筑
篱笆、围墙
其他主题
走兽
马
其他主题
山水
瀑布
其他主题
建筑
马厩
其他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其他主题
经史-故事
故事(赤壁赋)
其他主题
山水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苏东坡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童仆、侍从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江河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文徵明赤壁图 卷
英译名
The Red Cliff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4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九册,页129-136
参考书目
1.〈明文徵明赤壁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赤壁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4年初版),页40-41。 2.江兆申,〈文徵明赤壁赋图 卷〉,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再版,1981年三版),页314。 3.衣若芬,〈战火与清游:赤壁图题咏论析〉,《故宫学术季刊》,第十八卷第四期(2001年夏),页63-
内容简介(中文)
此卷并无名款,只有在卷尾有「徵仲」印一方,卷後有祝允明(1460-1526)草书〈後赤壁赋〉,款题「丙戌(1526)冬仲续写此於平观堂」,由其语气判定,此书法未必原属此画。全卷画风极近文徵明,然笔法与敷色都较为平弱而缺乏变化,细节也更繁琐而装饰化,应非文徵明所作。虽说如此,作者应与其时代及活动圈子关系密切。本卷分段大致与文徵明〈仿赵伯驌後赤壁图〉相同,惟增加两景:一为卷首加上一栋屋宇,此应为赋中「
内容简介(中文)
释文: 後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皐。二客从余。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 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 需。於是携酒与鱼。复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内容简介(中文)
文徵明(西元一四七○-一五五九年),江苏长州人。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他在诗文和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明代苏州画坛的领袖。五十四岁以岁贡到北京,任翰林院待诏,参与撰写武宗实录,後来厌倦京师生活,回到故里,专意艺事,年九十卒。此幅画苏东坡後赤壁赋文意,设色仿唐人青绿法,但更加匀净细润,与精妙的笔法相得益彰。卷後祝允明草书後赤壁赋,纪年丙戌(一五二六),原本是单独成幅,後与文徵明画裱为一卷。
内容简介(中文)
文徵明(西元一四七0-一五五九年),江苏长洲人,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诗文、书画方面的造诣很高,是当时苏州画坛的领袖。因得享高寿,故传世的作品甚多。 这幅画依照苏东坡後赤壁赋的内容,逐段描绘,串连成连续的画面,所以主题人物会在各场景中重复的出现。而无论构图和技法都和他的另一幅作品「仿赵伯驌後赤壁图」十分相像,但笔墨却不够精到,可能是後人的仿作了。
内容简介(英文)
Wen Cheng-ming, a native of Soochow in Kiangsu, was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 poetry and prose as well a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nd he was a leader in Soochow painting circles. Living and painting
内容简介(英文)
Wen Cheng-ming, style name Cheng-chung, sobriquet Heng-shan ju-shih, was a native of Ch’ang-chou, Kiangsu province. Highly accomplished in poetry, belles-lettre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e was a l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