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仇英乞巧图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仇英乞巧图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7.9x388.3
隔水一
12.7
隔水二
13.1
拖尾
27.9x242.8
隔水三
13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拖尾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仇英
本幅
仇英实父
楷书
仇英实父
题跋
王逢年
拖尾
右於玉辉楼戏八体录青莲宫中行乐词。逢年。庚寅秋八月望。
行书
右於玉辉楼戏八体录青莲宫中行乐词。逢年。庚寅秋八月望。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御书房监藏宝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乾隆御赏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顾凝远印(重一)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人物
仕女
主要主题
器用
饮食器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故事(乞巧)
次要主题
器用
花器
次要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屏风、桌子
其他主题
花草
草
其他主题
器用
香炉.火盆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器用
扇
其他主题
建筑
栏杆
其他主题
器用
烛台.蜡烛
其他主题
树木
竹
其他主题
节令与二十四节气
七夕
其他主题
花草
秋葵
其他主题
树木
梧桐
其他主题
建筑
篱笆、围墙
围墙
其他主题
山水
夜景(月景)
其他主题
山水
奇石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树木
芭蕉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侍女
其他主题
树木
技法
技法
说明
白描
工笔
写意
界画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仇英乞巧图 卷
英译名
Test of Skill on the Double Seventh Day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05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4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八册,页435-440
参考书目
1.马孟晶,〈明人乞巧(旧传仇英)〉,收入刘芳如、张华芝主编,《群芳谱 — 女性的形象与才艺》(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3年初版一刷),页138-139。
内容简介(中文)
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妇女的乞巧活动。到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酒、针线等,向织女乞巧,在宋代还会摆上一种手捏的小泥人儿「磨喝乐」作为供奉神灵。这幅画的便是妇女乞巧的活动,有穿针、祭拜的情景。仇英(约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江苏太仓人。字实父,号十洲。精工山水人物画,明代四大画家之一。
内容简介(英文)
Double Seventh Day refers to the 7th day of the 7th lunar month. Also known as “Weaving Day” or “Women’s Da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was spinning thread.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w her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