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唐寅秋声赋图 卷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唐寅秋声赋图 卷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32.2x126
隔水一
11.6
裱绫
13.9
引首
28.3x104
隔水二
12.9
隔水三
13
拖尾
31.9x223
隔水四
13.7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引首
纸
拖尾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唐寅
本幅
正德戊辰(西元一五0八年)。画於学圃堂。晋昌唐寅。
行书
正德戊辰(西元一五0八年)。画於学圃堂。晋昌唐寅。
作者款识
唐寅
拖尾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
行书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澹。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檩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题跋
周天球
引首
周天球
行书
周天球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石渠定监
监藏宝玺
宝笈重编
监藏宝玺
重华宫监藏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张则之
收传印记
静心堂书画印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秋声赋
主要主题
山水
秋景
主要主题
山水
夜景(月景)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童仆
其他主题
山水
云
其他主题
建筑
篱笆、围墙
围墙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高士
其他主题
建筑
寺庙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山水
瀑布
其他主题
器用
家俱(屏风)
屏风、桌、椅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书
其他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溪涧
其他主题
建筑
茅草屋
其他主题
器用
烛台.蜡烛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技法
技法
说明
皴法
皴法
披麻皴
皴法
斧劈皴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唐寅秋声赋图 卷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4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八册,页251-254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