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明沈周画山水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明沈周画山水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59.7x43.1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沈周
本幅
米不米。黄不黄。淋漓水墨余清苍。掷笔大笑我欲狂。自耻嫫母希毛嫱。於乎。自耻嫫母希毛嫱。廷美不以予拙恶见鄙。每一相觌。辄荦挽需索。不间醒醉冗暇。风雨寒暑。甚至张灯亦强之。此□本昨晚酒後。颠□错谬。廷美亦
草书
米不米。黄不黄。淋漓水墨余清苍。掷笔大笑我欲狂。自耻嫫母希毛嫱。於乎。自耻嫫母希毛嫱。廷美不以予拙恶见鄙。每一相觌。辄荦挽需索。不间醒醉冗暇。风雨寒暑。甚至张灯亦强之。此□本昨晚酒後。颠□错谬。廷美亦不弃。可见□索也。石田志。
作者款识
沈周
本幅
贺盛楼此题。可为仆之小传。但其间家宝拱璧之喻。似与人卖弄长价。但未执牙筹耳。世贤亲家之见爱。未必非吾盛楼所从臾耶。一笑。沈周。
草书
贺盛楼此题。可为仆之小传。但其间家宝拱璧之喻。似与人卖弄长价。但未执牙筹耳。世贤亲家之见爱。未必非吾盛楼所从臾耶。一笑。沈周。
题跋
陈蒙
本幅
陈蒙题
草书
陈蒙题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乾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希之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次要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次要主题
船
渔船
二艘
次要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湖
次要主题
人物
渔夫、船夫
渔夫二人
次要主题
树木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皴法
披麻皴
苔点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明沈周画山水 轴
英译名
Landscape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325-326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页223-224
参考书目
1.江兆申,〈沈周画山水 轴〉,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再版,1981年三版),页295。 2.邱士华,〈明沈周画山水〉,收入何传馨主编,《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五月初版一刷),页335。
内容简介(中文)
此画亦为刘珏作,画成於醉後。据沈周自跋,刘珏极爱沈周之画,每一晤面,輙求周作,不间醒醉冗暇寒暑,甚致夜亦张灯,强之作画云。 枯树枝用笔劲挺,中部两峰相并。右面一峰尖瘦细长,峰上小树用笔疏朗,皆与崇山修竹轴近似。惟一醒一醉,工率略异耳。庚寅(一四七○)辛卯之间,珏与周来往甚密,而珏死於壬辰(一四七二),故疑此幅与崇山修竹
内容简介(英文)
This landscape was painted for Liu Chüeh, after a bout of drinking. According to Shen Chou’s inscription, Liu was extremely fond of Shen’s paintings and begged for one each time they met, regardl
网页展示说明
本幅前景作疏树数株,隔江双峰并列,其间有V字形山坞,暗藏矾头与深浅林木,透露生意。远山以数笔简率勾勒山形,或以墨烘染。通幅皴山画树,用笔疏朗。自题云「米不米,黄不黄,淋漓水墨余清苍。」画中山石以水墨烘染,似取法米氏云山烟树之朦胧风格;而清苍简率之画境,或仿效黄公望「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一类作品。 (20110609)
网页展示说明
Shen Zhou (style name Qi'nan; sobriquets Shitian and Baishiweng) was a native of Changzhou in Jiangsu (modern Wuxian). He excelled at the arts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specially landscap
网页展示说明
前景には数株の树木が描かれ、川の向こうには二つの峰が并んでいる。その山间にあ&
研究性论着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石田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父沈贞吉(1400-?)叔沈?吉(1409-1477)皆工唐律,亦善绘事。山水少承家法,四十岁前师王蒙(1308-1385),中年後以黄公望(1269-1354)为宗,晚乃醉心吴镇(1280-1354),然皆能出入变化,而具自家风貌。一时名士若唐寅(1470-1523)、文徵明(1470-1559)之流,咸出其门。其画以水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