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艺林集玉 册 无款虎溪三笑图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艺林集玉 册 无款虎溪三笑图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册(推蓬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6.4x47.6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项氏孔彰心赏秘印
收传印记
珍秘
收传印记
沈受□印
收传印记
(二印模糊不可辨)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虎溪三笑
次要主题
山水
秋景
次要主题
佛道人物
僧(和尚、尼姑)
慧远禅师
次要主题
佛道人物
道(道士、道姑)
陆静修
次要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陶潜(陶渊明)
次要主题
树木
枫树.槭树
枫树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虎溪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三人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走兽
骡.驴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石板桥
其他主题
器用
服饰(对人)
斗笠
其他主题
器用
拐杖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写意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艺林集玉 册 无款虎溪三笑图
英译名
Three Men Laughing by Tiger Creek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256
参考书目
1.王耀庭,〈宋人虎溪三笑图〉,收入王耀庭编,《渊明逸致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8年初版),页96。 2.王耀庭,〈宋人虎溪三笑〉,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页270-271。 3.王耀庭,〈「七十件书画册页名品特展」精选(四) — 宋人虎溪三笑〉,《故宫文物月刊》,第149期(1995年8月),页60-63。
内容简介(中文)
设色画虎溪三笑故事。「庐山记」云:「远法师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昔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但元末陶宗仪着「辍耕录」,引赵彦通语,谓慧远不与陆修静同时代。陆修静於元嘉(四二四-四五三)末年始到庐山,时慧远亡已三十余年,渊明亦二十余年,是此为讹传故事。 本幅画三人仰头大笑,两旁红叶,曲涧流水,无不
内容简介(英文)
Along a winding stream bordered by vermilion-tinted trees stand three men, their heads thrown back in loud laughter. The fine execution of this, the first a1bum leaf from the album I-lin chi-Yü,
研究性论着
画乔木红叶,一阵风扬起,树枝摇荡,落叶犹见飘满地上。一僧一道一士,石桥左方相拥话别,慧远居中与陆修静相互拥别,渊明以双手拉慧远。三人仰头,纵情大笑,造形尤其少见,左右两旁男仆等候。右方曲涧流水,上覆板桥,意指「虎溪」。布局为左右往中斜下,形成两个一角的组合。这是南宋人喜爱的布局。画树干、树叶,用笔劲锐,山石皴法以小斧劈,灵动处与画面风动之情境,完全契合,设色罩染,以丹砂、石绿。远处烟雾,淡彩层层渲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