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清传綮写生 册 芙蓉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清传綮写生 册 芙蓉
作者
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册(蝴蝶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4.6x31.5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刃庵
收传印记
宋致审定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花草
芙蓉
次要主题
花草
芦苇
技法
技法
说明
写意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清传綮写生 册 芙蓉
别名
清 传綮 芙蓉
英译名
Hibiscu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上册,页509-510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141-14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三册,页298-301
参考书目
1.〈清 传綮 芙蓉〉,收入谭怡令、刘芳如、林莉娜主编,《满庭芳 历代花卉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0年十二月初版一刷),页126。
内容简介(中文)
传綮(约1626-1705)为明皇族後裔,原名朱耷,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亡後出家为僧,後又改信道教。作画多采水墨大写意法,尤以花鸟最称特出。笔墨简练,将物象拟人化,用象徵手法表达寓意,缔造了藉物抒情的独到风格。 本幅选自〈写生册〉,以写意法画风中之芙蓉与芦苇,落笔迅疾,形象简洁而意态俱足。笔墨间,不乏明中叶花卉画名家陈淳(1483-1544)的遗意。因此册末幅署有己亥(1659)年款,故知
内容简介(中文)
朱耷(西元一六二六至一七0五年),为明朝皇室後裔,世居江西南昌。明亡,出家为僧。擅长山水、花鸟、虫鱼、木、石。他的画纯出灵性,不循古法,简化造型,笔墨纵恣,而能摄取无限生机。朱耷别号颇多,「传綮」为早年法号,「八大山人」为还俗後的别号,最为人知。 朱耷「写生册」年款己亥,是年三十四岁,属早期的作品。本幅以「芙蓉」为题,笔法疾速,构图奇诡,形简而意足。笔墨间,颇有陈淳(一四八三-一五四四)的遗意。
内容简介(英文)
Better known under his sobriquet Pa-ta shan-jen, Chu Ta was a scion of the Ming imperial house, but became a monk with the fall of the dynasty in 1644. Chu Ta was an excellent painter of all subjects
内容简介(英文)
Chuanqi was a descendant of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family. A native of Nanchang in Jiangxi, his original name was Zhu Da, and he had the sobriquet Bada shanren. After the fall of the Ming in 1644,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