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清恽寿平摹古 册 牡丹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清恽寿平摹古 册 牡丹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册(摺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6.3x33.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作者款识
恽寿平
本幅
锦障曾遮洛浦尘。凤箫还忆旧华春。北方谁唱延年曲。犹有倾城独立人。拟北宋徐崇嗣设色。恽寿平。
行书
锦障曾遮洛浦尘。凤箫还忆旧华春。北方谁唱延年曲。犹有倾城独立人。拟北宋徐崇嗣设色。恽寿平。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宋致审定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花草
牡丹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没骨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清恽寿平摹古 册 牡丹
英译名
Peonies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743-74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13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四册,页58-61
参考书目
1.〈清恽寿平牡丹〉,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牡丹名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四月初版),页43-44。 2.童文娥,〈「天子之宝 —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四) — 绘画〉,《故宫文物月刊》,第247期(2003年10月),页51。 3.〈清 恽寿平 牡丹〉,收入谭怡令、刘芳如、林莉娜主编,《满庭芳 历代花卉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
内容简介(中文)
恽寿平(西元一六三三-一六九○年),江苏武进人。诗文为毘陵六逸之首,画与清初四、吴历王相埒,合称四王吴恽。擅画山水,後自觉无力与王翬争胜,而专攻花卉。以徐崇嗣没骨法参以己意,独创风格,成为清代花卉画宗师。此幅为「摹古册」之第三幅,画牡丹二枝,一朵含苞待放,一朵灼灼盛开。全作以没骨设色为之,直接以色染画,复加勾画叶脉筋络,极具柔活潇洒、典雅明丽之气息。
内容简介(英文)
Peonies Yün Shou-p'ing (1633-1690) Ch'ing Dynasty From Wu-chin in Kiangsu, Yün was the leading essayist and poet of the “Six Gentlemen of P'i-ling.” Considered the equal of the “Four Wangs,”
网页展示说明
清代花卉画宗师恽寿平(1633-1690)作画兼采写生态度与师法古人。 此幅选自「摹古册」,以北宋画家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参以己意画牡丹二枝,一朵含苞待放,一朵灼灼盛开。恽氏曾谓画花卉欲极生动之致,需各尽姿态变化,并要让观者似觉画上有花香拂面而来。全作以没骨设色为之,摒弃墨笔钩勒,直接用彩叠色渍染,再加钩画筋络轮廓,用色鲜明纯净,风格独创。(20110102)
网页展示说明
Yun Shouping, the Qing master of flower painting, combined an attitude in painting of "sketching from life" along with methods of the ancients. This leaf from Yun Shouping's "Album of Imitating Antiq
网页展示说明
清代花卉画の大家恽寿平(1633-1690)は写生だけでなく先人の画法も取り入れて创作に取り组んだ。 本作ӗ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