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唐人明皇幸蜀图 轴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唐人明皇幸蜀图 轴
作者
书体
色彩
青绿
装裱形式
轴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55.9x81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甲午新秋御题
行书
甲午新秋御题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监藏宝玺
嘉庆监赏
监藏宝玺
石渠宝笈
监藏宝玺
三希堂精监玺
监藏宝玺
宜子孙
监藏宝玺
宝笈三编
监藏宝玺
避暑山庄
收传印记
濠梁胡氏
收传印记
相府图书
收传印记
子长
收传印记
项笃寿印
收传印记
丹诚
收传印记
珍秘
收传印记
宜尔子孙
收传印记
真赏
收传印记
琴书堂
收传印记
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
收传印记
公
收传印记
信公珍赏
收传印记
会侯珍藏
收传印记
阿尔喜普之印
收传印记
东平
收传印记
辽西郡图书印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其他主题
人物
帝王
其他主题
人物
后妃
其他主题
人物
官员(臣)
其他主题
人物
仕女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其他主题
人物
军士
其他主题
人物
行旅
其他主题
树木
松
其他主题
花草
梅(白.红.蜡梅)
其他主题
走兽
马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花草
其他主题
走兽
其他主题
走兽
骡.驴
其他主题
山水
石磴、栈道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唐人明皇幸蜀图 轴
英译名
Emperor Ming-huang's Flight to Szechuan
英译名
Emperor Minghuang’s Journey to Shu
旧称
宋人关山行旅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第九册,页4397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1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39-40
参考书目
1.陈阶晋,〈唐人明皇幸蜀图〉,收入王耀庭、许郭璜、陈阶晋编,《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初版,2001年再版),页50-51。 2.王耀庭,〈唐人明皇幸蜀图〉,收入王耀庭编,《青绿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七月初版一刷),页76。 3.陈韵如,〈(传)唐人明皇幸蜀图〉,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 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
内容简介(中文)
清宫收藏目录中原标此作为「宋人关山行旅图」,但学者依据苏轼《东坡题跋》等宋代资料,而改为今名,并推测是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避幸四川之故实为画作主题。 画中山体的青绿设色与石质峭峰造型,确有唐代之源头,但其华丽而细致之敷染及精谨的线条运用,却显示出十一、二世纪仿本的特质。它的山体结构尤其接近出於十世纪末的《秘藏诠》版画中的山水。据文献所记,宋初四川亦多从事此风格,而被误认为唐代李思训作品者,今本是否属此
内容简介(中文)
天宝十四年(西元七五五年)安禄山举兵造反,陷长安,明皇幸蜀避之。画中着朱衣者即明皇,骑三騣照夜白,出栈道飞仙岭下,乍见小桥,马惊不进。笔法精劲工细,青绿设色,绚灿华丽。有学者认为本幅系宋人据旧稿摹绘者。
内容简介(英文)
In 755, rebel forces led by An Lu-shan succeeded in capturing the capital, Ch'ang-an. Emperor Ming-huang was forced to flee the capital, and he sought refuge in Szechuan. In this painting, the figure
内容简介(英文)
In the art catalogue of the Ch'ing dynasty court collection, this work was originally labeled as “Traveling through a Mountain Pass” by an anonymous Sung artist. However, based on such Sung materials
网页展示说明
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兵陷长安,明皇(玄宗)幸蜀避乱一事,史载「出栈道飞仙岭下,乍见小桥,马惊不进」,即是此景,画中着朱衣者即唐明皇。 〈明皇幸蜀图〉亦称〈摘瓜图〉,相关画题多见於宋元文献,传世作品中与之构图相近的画作众多。本幅在画法仍保留了唐至五代的绘画特色,但形式上加入了宋人的山水结构理念。全作工整严谨,敷色妍丽,堪称早期青绿山水中的经典佳作。 (20110913)
网页展示说明
This painting depicts what happened in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that took place in the Tianbao era of the Tang dynasty. Before rebel troops captured the capital of Chang’an (Xi’an), Emperor Minghuang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
110872661
199-107-89606
S1602020210
zhengukej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