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天下名山图 (贞) 册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书法
品名
天下名山图 (贞) 册
作者
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摺装),册(蝴蝶装)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一
53.7x39.8
本幅二
62x81.7
本幅三
48.6x40.3
本幅四
59x43
本幅五
57.5x40.8
本幅六
60.4x41.7
本幅七
61.5x82.3
本幅八
37.4x74.5
本幅九
58.6x36.5
本幅十
55x41
本幅十一
52.3x62
本幅十二
52.5x37.6
本幅十三
62.2x37.5
本幅十四
58.6x42.5
本幅十五
37.2x81
本幅十六
37.2x80.5
本幅十七
37.5x81.7
本幅十八
36.8x80.3
本幅十九
36.5x27
本幅二十
62.8x42.7
本幅二十一
56.3x62.2
本幅二十二
56.4x58.2
本幅二十三
63.4x41.8
本幅二十四
53.4x48.1
本幅二十五
34x31.4
对幅一
34.6x12.4
对幅二
62.3x6.1
对幅三
36x13.5
对幅四
33.1x11.6
对幅五
35.6x13.6
对幅六
29.9x12.3
对幅七
61.6x6
对幅八
37.5x12
对幅九
32.7x12
对幅十
32.8x12.1
对幅十一
52.3x9.9
对幅十二
32.2x12.3
对幅十三
33x11.7
对幅十四
35.5x13.5
对幅二十
35.1x11.7
对幅二十一
32.7x10.3
对幅二十二
30.6x10.6
对幅二十三
35.4x13.5
对幅二十四
31.2x10.9
对幅二十五
35.3x8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一至二
绢
本幅三
纸
本幅四至九
绢
本幅十
纸
本幅十一至十二
绢
本幅十三
纸
本幅十四至二十五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签
封面
楷书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监藏宝玺
康熙(重五)
监藏宝玺
乾健(重一)
监藏宝玺
太平(花押。重三)
监藏宝玺
体元(重二)
监藏宝玺
体元主人
监藏宝玺
精一(重六)
监藏宝玺
万几余暇
监藏宝玺
机趣静赏
监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宣和御览(重七)
收传印记
宣和御览(重四)
收传印记
政和(重二)
收传印记
宣和(重八)
收传印记
政(重四)
收传印记
龢(重四)
收传印记
(双龙圆玺)
收传印记
子瞻
收传印记
子由(重一)
收传印记
米芾(重二)
收传印记
米氏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
御府宝绘(重十一)
收传印记
内府图书(重一)
收传印记
瑞文图书
收传印记
缉熙殿宝(重六)
收传印记
贾似道印(重四)
收传印记
秋壑(重五)
收传印记
秋壑(重五)
收传印记
秋壑(重二)
收传印记
秋壑
收传印记
悦生(重七)
收传印记
似道(重一)
收传印记
张氏珍玩
收传印记
北燕张氏家藏
收传印记
晋府图书(重二十)
收传印记
晋府书画之印(重十九)
收传印记
太原王逊之氏收藏图书(重二十四)
收传印记
王时敏印(重十三)
收传印记
烟客监藏(重二十四)
收传印记
王衡之印(重二十四)
收传印记
缑山(重二十四)
收传印记
韡韡斋(重十一)
收传印记
矦恽印(重十三)
收传印记
端凝监赏(重二)
收传印记
天子同宗(重二十三)
收传印记
仲宾(重一)
收传印记
孝义曲欧阳氏
收传印记
神品(重一)
收传印记
墨宝
收传印记
机暇清赏(重五)
收传印记
清和堂图书(重一)
收传印记
少文珍藏(重十四)
收传印记
龙图阁宝(重一)
收传印记
南阳家藏(重一)
收传印记
珍秘(重一)
收传印记
桴斋(重一)
收传印记
多宝阁(重二)
收传印记
华阳图书
收传印记
春草堂图书印
收传印记
宝藏(重一)
收传印记
驸马都尉永春侯图书(重一)
收传印记
真赏(重二)
收传印记
文艺薮泽
收传印记
□□玺
收传印记
李邕
收传印记
当世冯氏宝藏珍□
收传印记
子孙亿世家传之宝(重一)
收传印记
希世
收传印记
永存珍秘
收传印记
(五印漫涣不识)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技法
技法
说明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天下名山图 (贞) 册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6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