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微信登录
首页
菜单
首页
古瓷库
精选图像
器物典藏
书画典藏
瓷眼Beta
微信登录
书画典藏-韫真集庆 册 宋人桑枝黄鸟
书画典藏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基本资料
尺寸质地
题跋印记
主题技法
参考资料
类别
绘画
品名
韫真集庆 册 宋人桑枝黄鸟
作者
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册(摺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语言
释文
尺寸
尺寸位置
尺寸
本幅
25.4x26.5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印记
印记
印记类别
印记
收传印记
宣和
收传印记
万几清暇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
次主题
说明
主要主题
翎毛
黄鹂
次要主题
果蔬
桑椹
技法
技法
说明
工笔
双钩
品名
品名类别
品名
出版者
出版日期
主要题名
韫真集庆 册 宋人桑枝黄鸟
英译名
Yün-chen chi-ch'ing - A golden Chinese oriole perches on a mulberry branch
英译名
Golden Oriole on a Mulberry Branch
参考资料
参考类别
参考名称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2
参考书目
1.谭怡令,〈宋人桑枝黄鸟〉,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页289。 2.谭怡令,〈宋人桑枝黄鸟〉,收入谭怡令编,《画?珍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8年十月初版),页84。 3.谭怡令,〈「七十件书画册页名品特展」精选(五) — 宋人桑枝黄鸟〉,《故宫文物月刊》,第150期(1995年9月),页105-107。 4.谭怡
内容简介(中文)
本幅画桑枝上立黄鹂一只,正仰首吞食桑椹,构图颇为简单,但必经历深入的观察,具备精湛的绘画技巧,方能捕捉此一稍纵即逝的情景。其中笔墨技法的产生,均依描绘对象的实际形态而来,十分符合北宋徽宗宣和(西元一一00─一一二五年)时期所提倡的「写生」观念,幅中并钤有「宣和」一印,故可能即其一时期之作品。
内容简介(中文)
站立桑树枝头的黄鹂,正仰首衔着桑椹,神态颇为怡然自得。幅中无论树禽,皆敷色分明,各种线条因物而生,未有定见,显得分外生动、自然,是一幅典型的宋代写生佳作。画中枝干的用笔,和院藏北宋徽宗(西元1100-1125年在位)的「蜡梅山禽」轴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其另一幅「五色鹦鹉」册上的笔法相近,而画鸟的部份则同於本院宋人「梅竹聚禽」轴。由於「蜡梅山禽」和「五色鹦鹉」均为徽宗所作,「梅竹聚禽」亦是徽宗宣和时
内容简介(中文)
宋代绘画重视的写生观念,并不只是画得像就好,而是要能得其精神。即不但了解其型态、色彩等外在变化,也要对其习性和所处环境等都有深入的认识,这当然就需要经过仔细的观察了。本幅就是一幅这样的作品,画幅不大,色彩分明,构图也简单,只一黄鹂站立桑树枝头,仰首衔着桑椹,但作者捕捉到自然界稍纵即逝的一刹那,而有了如此富有生趣的画面。 这种写生的精神也表现在多变的笔法上。像黄鹂平滑的羽毛,用笔便以匀称的线条居多
内容简介(英文)
A golden Chinese oriole perches on a mulberry branch. It tilts its head back to swallow a small fruit. The artist has rendered the subject with meticulous brushwork, but has nevertheless conveyed a se
***本页面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需使用,请遵循
《故宮開放政策說明》
。